歷史展示室2
歷史展示室2展示了稻城市從明治時代到現代的歷史資料。
展示主題 | 時代等等 | 展示內容 | |
---|---|---|---|
1 | 明治維新與稻城地區 | 明治時代 | 明治維新時期的行政區劃變遷、地租改革等 |
2 | 近代教育的變遷 | 明治・大正時代 | 江戶時代的教育、小學等近代教育制度的變遷 |
3 | 私塾教育的展開 | 明治・大正時代 | 窪全亮的奚疑塾和小俣勇造的和算塾等 |
4 | 稻城村的誕生 | 明治・大正時代 | 稻城村的誕生、三多摩的東京府移管、日清・日露戰爭 |
5 | 大正民主主義時代 | 大正・昭和時代 | 關東大地震、南武線、多摩川原橋、生活的現代化 |
6 | 戰爭時代與稻城村 | 昭和時代 | 世界經濟大蕭條的影響,火工廠多摩火藥製造所等 |
7 | 戰後復興與稻城的農業 | 昭和時代 | 農地改革、農業合作社的成立、農業的復興 |
8 | 戰後初期的青年與婦女們 | 昭和時代 | 青年團、婦女會的成立與活動情況 |
9 | 從稻城村到鎮・市 | 昭和・平成時代 | 押立地區的合併,稻城町,稻城市的變遷 |
10 | 舊稻城第五小學校的歷史 | 照片和紀念品 | 關閉的舊稻城第五小學的歷史和照片・紀念品 |
11 | 舊稻城第八小學校的歷史 | 照片和紀念品 | 關於已關閉的舊稻城第八小學的歷史、照片及紀念品 |

明治時代以後的稻城
明治維新時代
在江戶時代,稻城的村莊屬於幕府領或旗本領(1萬石以下的家臣),隨著明治時代的到來,新的政府開啟了新的時代。我們將根據當時的資料介紹行政區劃的變遷,以及旨在實現公平、公正的租稅徵收的地租改革工作。

近代教育的變遷
現代的教育制度始於明治5年公布的學制。在稻城地區,從明治6年開始小學教育。當時的教育是基於江戶時代的寺子屋和私塾的教育。我們將從小學的古老照片和學校教育的變遷表來看。


私塾教育的展開
明治時代的時候,小學教育與私塾教育並行發展。漢學者窪全亮創辦的私塾「奚疑塾」針對小學畢業生,教授習字、讀物、作文、算術、英語等課程。此外,關流和算的指導者小俣勇造也對許多年輕人進行了和算的指導。我們展示了奚疑塾和和算塾的相關資料。


稻城村的誕生
在明治22年,六個村莊合併成立了「稻城村」。當時,押立村屬於新成立的多磨村。明治26年,三多摩地區從神奈川縣移交至東京府。從明治時代後期開始,日清戰爭和日俄戰爭爆發,稻城也受到重大影響。在稻城村內,建立了戰爭紀念碑和招魂碑。


大正民主主義時代
大正時代來臨時,人們的生活逐漸現代化。在大正12年的關東大地震中遭受了重大損失,但隨後在昭和2年,南武鐵道從川崎通車到大丸,昭和10年多摩川原橋也通車。這個時期電燈、電話、郵件等生活的現代化逐漸推進。


戰爭時代與稻城村
當進入戰爭時代時,其影響也會在村莊中顯現。在大丸,從昭和12年開始,陸軍火工廠的火藥工廠開始建設,火藥開始被生產。隨著空襲的加劇,學童的集體疏散開始,在稻城內,品川區的山中國民學校約200名學童被分散到六個寺廟進行疏散。


戰後復興與稻城的農業
戰爭結束後,在GHQ的主導下,農地改革得以推進。農業合作社成立,稻城的農業逐漸復興。戰爭時期減少的稻城梨栽培也逐漸恢復。


從稻城村到鎮・市
在昭和24年,與南押立地區長期交流的稻城村合併。昭和32年因應人口增加,成為稻城町。進一步在昭和46年,稻城市作為東京都的第25個市誕生。當時的人口為36,800人。


舊稻城第五小學校・第八小學校的歷史
擁有鄉土資料室的朋友平尾,原本是稻城第八小學。於平成14年4月,第八小學與第五小學合併,成為平尾小學。將透過照片和紀念品等資料介紹這兩所已關閉小學的歷史。


為了讓網站變得更好,請告訴我們您對頁面的意見。
關於此頁面的聯絡我們
稻城市鄉土資料室
〒206-0823 東京都稻城市平尾1-9-1
電話號碼:042-331-0660 傳真號碼:042-331-0660
稻城市 教育局 終身學習科的聯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