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虐待是什麼
高齡者在日常生活中,因受到某些照顧者的不當關聯,而導致高齡者的權利或利益受到侵害,並對其生命、身心或生活造成某種程度的困擾的情況或行為。
以尊嚴度過人生是每個人無論是否需要照護都希望的事情。然而在現實中,家人和親屬等侵犯高齡者人權的「高齡者虐待」成為了一個問題。
高齡者的不當對應範例
為了高齡者而做的事情,即使是出於照顧的心態,有時也可能會對高齡者的身心造成深刻的傷害。有時甚至會在不知不覺中造成虐待。
高齡者的虐待分為以下五類。
1. 身體虐待
- 因為無法如所言,所以不禁出手或大聲吼叫
- 為了讓人明白好事和壞事,進行懲罰
- 因為認知症而徘徊,所以不讓他從房間裡出來等等
2.心理虐待
- 不聽話,所以不說話
- 高齡者在交談,但故意被忽視
- 對孩子大聲嚷嚷、辱罵、說壞話
- 對於排泄等失敗,讓高齡者感到羞恥等等
3.經濟虐待
- 因為經濟困難,所以限制帶去醫院的次數
- 不給予日常生活所需的金額,不讓使用
- 使用本人年金、存款等違反本人意志及利益
- 管理年金手帳和預貯金通帳,未經許可使用等
4.忽視(放棄照顧、放任)
- 因為照顧和照料很辛苦,所以不照顧
- 不提供足夠的食物和水分
- 在室內放置垃圾,讓人生活在惡劣的狀態和居住環境中
- 無理由地限制或不讓本人使用所需的護理和醫療服務等
5. 性虐待
- 懲罰性地將下半身裸露並放置
- 在眾人面前更換尿布 等
自我忽視
最近有許多高齡者處於自我忽視的狀態,損害了自己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因此市政府決定採取類似於虐待的應對措施。
高齡者虐待防止法
於2006年4月施行了《高齡者虐待的防止、高齡者的養護者支援等相關法律(以下簡稱:高齡者虐待防止法)》。
高齡者虐待防止法的基本觀點
優先保護高齡者
在高齡者虐待的應對中,保護高齡者的生命和尊嚴是最優先的事項。
無論虐待行為是否故意,若高齡者的人權受到侵害,則視為虐待。
支援高齡者及其家人
在虐待發生的情況下,人們往往將施虐者視為加害者,但實際上施虐者往往是需要支援的對象。
考慮虐待的原因在哪裡,以及該家庭所面臨的問題是什麼,支持高齡者和虐待者雙方是很重要的。
為了讓網站變得更好,請告訴我們您對頁面的意見。
關於此頁面的聯絡我們
稻城市 社會福利部 高齡福利課
〒206-8601 東京都稻城市東長沼2111號
電話號碼:042-378-2111 傳真號碼:042-377-4781
稻城市 福利部門 高齡福利課的聯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