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碑

在推特上發推
在臉書分享
透過LINE分享

頁面ID1003770 更新日期令和7年2月20日

列印以大字列印

照片:妙覚寺的板碑(市指定文化財)
妙覚寺的板碑(市指定文化財)
照片:板碑的各部名稱
板碑的各部名稱

板碑的歷史

碑是從鎌倉時代到安土桃山時代(13世紀到16世紀)所製作的供養塔,為了追悼死者和祈願後世的安樂,在全國各地建立。
由於各地使用的石材不同,因此形狀也有所不同,但大多數呈現以下形態。整體形狀為板狀,最上部呈三角形山形。在下部有兩條線或切口,以區分主體部分。主體部分內部以長方形劃分,刻有如來或菩薩的種子,使用梵字或圖像表現,還有天蓋、蓮台、花瓶等圖案,以及紀年銘和供養者的名字等。
板碑的出現被認為是在關東武士的根據地武藏國中北部。埼玉縣目前被認為是最古老的板碑是嘉祿3年(1227年)的板碑,這個地方逐漸擴展到周邊地區,最終遍布全國。從全國的角度來看,關東地區的板碑製作數量最多,這是因為使用了在埼玉縣秩父地區產出的綠泥片岩(易於加工的藍色岩石),因此被稱為武藏型板碑。板碑的建立習俗始於鎌倉時代,在武藏國中心盛行,到了中世末期便消失了。進入江戶時代後,完全絕跡,最終墓石的建立變得普遍。因此,板碑可以說是中世的代表性石造物。

稻城市內的板碑

市內目前確認有268基板碑。不僅是綠泥片岩製,最近還確認到1基伊奈石製的板碑。大多數都是高度約50到60公分的小型板碑。按地區來看,大圓地區最多,有102基,其次是矢野口地區44基、平尾地區43基、坂濱地區30基、百村地區28基,東長沼(5基)和押立(7基)兩個地區的數量較少。(不明9基)分布情況顯示,古老的聚落和舊道附近,丘陵和平原的交界地區較多,而多摩川的氾濫原地區則較少。由於板碑的大小,它們是可移動的石造物,因此需要考慮多摩川氾濫造成的流失和二次移動。
市內最古的板碑是於正應2年(1289年)建立的,最新的則是於天文5年(1536年)建立。在這約250年間(鎌倉後期到室町後期)持續進行板碑的建立,其中1310年代到1390年代是相對盛行的時期。

特色的板碑

接下來介紹具有特色的板碑。
位於矢野口的妙覺寺的板碑(上圖)高達112公分,是市內最大的且保存狀態良好、形狀整齊的板碑。上面清晰刻有種子的阿彌陀三尊、刻有「逆修道秀禪門」的供養者名,以及享德3年(1454年)的紀年銘。此外,作為市內唯一的例子,還有光明真言的梵字連續刻寫了4行。
在南關東地區發現了兩座類似的十三佛板碑。這些板碑表現了十三佛的種子,並且是由於室町時代以後信仰五如來、七菩薩和一明王的民間信仰而流行的。十三佛的排列方式與一般的不同,這也是其特徵之一。
從平尾的入定塚出土的板碑,是一塊文字上留有金泥的珍貴板碑,刻有入定的密教僧侶長信法印的名字,成為顯示信仰實態的珍貴史料。
此外,還有一些特色的板碑,例如神道板碑和時宗系的阿彌號板碑,以及寫有「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板碑等。另外,作為特殊的出土例,還有在大圓遺跡的斜面上發現的三處板碑群(共78基),這些被認為是從其他地方收集後二次重新配置的。

照片:種字的種類
字種的種類
照片:大丸遺跡出土的板碑群
大丸遺跡出土的板碑群

照片:十三佛板碑
十三佛板碑(稻城市藏)

為了讓網站變得更好,請告訴我們您對頁面的意見。

這個頁面的內容容易理解嗎?
這個頁面容易找到嗎?


無法回答此欄位中輸入的意見等。此外,請勿輸入個人資訊等。

關於此頁面的聯絡我們

稻城市鄉土資料室
〒206-0823 東京都稻城市平尾1-9-1
電話號碼:042-331-0660 傳真號碼:042-331-0660
稻城市 教育局 終身學習科的聯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