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交通規則

在推特上發推
在臉書分享
透過LINE分享

頁面ID1002905 更新日令和6年12月16日

列印以大字列印

自行車事故的現狀

東京都內,自行車相關的交通事故急劇增加,令和4年中約佔交通事故總數的46%。
此外,自行車騎乘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也有30名,約佔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總數的23%。
自行車相關事故中,自行車違反交通規則的情況日益增多,如闖紅燈或未停車等,約有64%的事故涉及自行車違規行為。

市內也有類似的趨勢,令和4年內的交通事故件數為181件,其中自行車相關事故件數為57件,約佔31%。
另外,約40%的自行車相關事故伴隨著自行車未暫停等交通違規行為。

自行車是「輕型車輛」

自行車在道路交通法上被歸類為「輕型車輛」,是「車輛」的一種。
作為「車輛」的一員,自行車與汽車一樣,必須遵守交通號誌和交通標誌,並遵守交通規則。
為了不發生交通事故,也不遭遇事故,請遵守交通規則,並注意安全駕駛。

插圖:自行車的車輛區分圖

確認通行地點

1 道路為原則,請在道路的左側通行。

插圖:車道為原則,請在車道的左側通行。

2 當車道左側有白線時?

車道左側可能會劃有白線。
車道與人行道之間劃設的線稱為「車道外側線」,在人行道不存在的情況下稱為「路側帶」。
路肩帶是供行人行走的空間。

插圖:當車道左側有白線時?

如果有車道外側線

車道外側線的內側和外側皆可通行。
但是,因為是靠左行駛,所以不能逆向行駛。

插圖:當有車道外側線時

畫面:有車道外側線的解說影片
解說影片

如果有路側帶

路肩帶是行人行走的空間,但自行車也可以通行路肩帶。
但是,因為規定「通行路側帶時,必須以不妨礙行人通行的速度和方式前進」,基本上還是應該不進入路側帶,直接行駛於車道上。
如果要通行路肩,必須通行設置於車道左側部分的路肩。

插圖:有路側帶的情況

畫面:路側帶的解說影片
解說影片

讓我們遵守「一時停止」

自行車也必須遵守停車標誌並停車。
請務必遵守停車標誌,在停止線前暫停,並確認左右安全。
當無法從停止線的位置確認左右狀況時,請緩慢移動至能確認左右安全的位置,並以目視確認安全。

插圖:請遵守暫停標誌

畫面:請遵守暫停 解說影片
解說影片

插圖:從停止線的位置可以確認的範圍

插圖:移動到可以確認暫停後的地方

遵循信號燈

1 在車道上行駛時應遵守的信號燈是?

當行駛於車道時,請遵守對面車輛用號誌。
紅燈時,請在停止線前停車。

插圖:在車道上行駛時遵循的信號燈

畫面:在車道上通行時遵循的信號燈 解說影片
解說影片

2 行人通行時應遵守的信號燈是?

行走在人行道上時,請遵守對面的行人信號燈。

插圖:行走在人行道上時遵循的交通信號燈

畫面:行人通行時遵循的信號燈 解說影片
解說影片

轉彎的方式

1 有信號燈的交叉口

在有信號燈的交叉口右轉時,

  1. 根據對面車輛信號燈的綠色燈光,儘量靠近道路的左側邊緣直行,並在車道邊緣轉向右轉的方向。
  2. 在確認對面車輛信號燈從紅色燈光變為藍色燈光後,將直行。

註解:無法像汽車一樣右轉。

插圖:在有交通信號燈的交叉口右轉時

畫面:在有信號燈的交叉路口右轉時的解說影片
解說影片

2 沒有信號燈的交叉口

在沒有信號燈的交叉路口右轉時,請盡量靠近道路的左側邊緣直行,然後在車道邊緣轉向右轉的方向,再次直行。

插圖:在沒有交通信號燈的交叉口右轉時

畫面:在沒有信號燈的交叉口右轉時的解說影片
解說影片

人行橫道的通行方法

1 通過前方的斑馬線時該怎麼做?

在通行車道並通過前方的斑馬線時,若有行人等正在斑馬線上或試圖過馬路,必須在該斑馬線的停止線前暫停,並且不得妨礙該行人等的通行。

插圖:通過前方的斑馬線時

畫面:通過前方的橫斷步道時 解說影片
解說影片

2 走過人行道時該注意什麼?

當斑馬線上沒有行人,且不會妨礙行人通行時,可以在車上通過斑馬線。
不過,斑馬線是行人橫越道路的地方。
當可能妨礙正在過馬路的行人通行時,因無法在車上通行,請下車並推著車走。

插圖:當行人不在時通過人行道

插圖:當行人存在時穿越人行道

畫面:過馬路時的解說影片
解說影片

左轉車道的通行方法

當您在如圖所示的有左轉車道的交叉口直行時,請沿著左轉車道直行,而不是直行車道。

插圖:左轉車道的通行方法

畫面:左轉車通行帶的通行方法 解說影片
解說影片

載著幼兒騎自行車的規則

未正確讓幼兒乘坐自行車,導致幼兒死亡的痛心事故也時有發生。
讓我們確認帶幼兒騎自行車時的規則。

  • 可以搭載的幼兒是指在小學入學開始之前的孩童。
  • 駕駛者必須年滿16歲。
  • 如果載有1名幼兒,必須使用幼兒座椅。
  • 如果要載兩名幼兒,必須使用專為兩名幼兒同乘而設計的自行車(具有為駕駛者提供乘坐裝置及兩個幼兒座位所需的特殊結構或裝置的自行車)。
  • 如果要背著乘車,幼兒必須在4歲以下,並且必須用繩子等確實背負。

可以搭載幼兒的情況

插圖:前後座位各可搭載1名幼兒的情況
前後座位各1人
插圖:可以載幼兒的情況 背負
背負

插圖:可以載幼兒的情況 前座位1人・背負
前座位1人・背負著
插圖:可以載幼兒的情況 後座1人・背負
後座一人・背負著

無法搭載幼兒的情況

插圖:可以抱著幼兒的情況
抱抱
插圖:可以載幼兒的情況 前後座位各1人・背負
前後座位各一人・背負

這種乘坐方式也是禁止的

插圖:這種乘坐方式也是禁止的 兩人以上並行
兩人以上的並行
插圖:這種騎乘方式也是禁止的 撐傘騎乘
打傘駕駛
插圖:這種乘坐方式也是禁止的 酒後駕駛(酒醉)
酒後駕駛(酒醉)
插圖:這種騎乘方式也是禁止的 夜間無燈火
夜間無燈火
插圖:這種乘坐方式也是禁止的 使用手機等
手機電話的使用等
插圖:這種乘坐方式也是禁止的 使用耳機等
耳機等的使用

佩戴安全帽的努力義務

騎乘自行車時的交通事故死亡者中約有7成是頭部受到致命傷,未戴安全帽時的致死率約為戴安全帽時的2.3倍。
基於此,道路交通法已修訂,自令和5年4月1日起,騎乘自行車時,所有年齡層皆有佩戴騎乘用安全帽的努力義務。
安全帽如果不繫緊下巴帶,會在事故衝擊時脫落。
請確實繫緊下巴帶。

為了讓網站變得更好,請告訴我們您對頁面的意見。

這個頁面的內容容易理解嗎?
這個頁面容易找到嗎?


無法回答此欄位中輸入的意見等。此外,請勿輸入個人資訊等。

關於此頁面的聯絡我們

稻城市 市政建設部 管理科
〒206-8601 東京都稻城市東長沼2111號
電話號碼:042-378-2111 傳真號碼:042-377-4781
稻城市 都市發展部 管理課的聯絡方式